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新聞傳播史論真題及答案
考研真題試卷一直以來都是考研復習的重要資料,為了便于各位22考生備考,小編將會為大家不斷帶來各科考研真題,下面是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新聞傳播史論真題及答案,有需要的同學趕緊來看一下吧。
2010年新聞傳播史論真題
名詞解釋題
1.印報托 2.廣州日報報業集團 3.媒介審判 4.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 5.微內容
簡答題
1.簡述互聯網傳播的發展歷程
2.簡述新聞客觀性原則在新聞操作過程中的要求
3.簡述第三人效果理論
4.簡述受眾碎化的影響因素
論述題
1. 結合材料“論按照合法方式和途徑收集新聞素材”。
材料一是《新聞道德規范》中的規定,二是記者暗訪,參加替考,然后揪出來黑幕,進行報道。
2. 結合材料論述網絡中言論的形成和擴散 材料是肖的“議程融合”。
3 論述新聞植入式營銷
2010年新聞傳播史論真題解析
名詞解釋題
1.印報托:印度報業托拉斯,英文名Press Trust Of India (縮寫:PTI) ,是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其前身是1910年建立的印度聯合新聞社。1919年成為路透社的附屬機構。1947年印度獨立后籌建,1948年正式成立。1976年與其他3家通訊社合并為薩爾查爾通訊社。1977年11月,薩馬查爾通訊社解散后印度報業托拉斯又恢復工作。
2.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報業集團,《廣州日報》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黨報之一,日均發行量達到185萬份,在珠三角有著廣泛的影響。 1996 年1月15日,經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中國第一家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正式組建成立。
3.媒介審判:“媒介審判”(trial by media)是指新聞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對被報道對象所作的一種先在性的“審判預設”。它是新聞競爭日趨激烈下的產物,從法理學的視角看,“媒介審判”損害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形象,是新聞媒體的職能錯位,它使得司法獨立和新聞自由的天平過分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4.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功能觀里,指出大眾傳播的負面功能為“麻醉作用”,認為過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失去社會行動力,而滿足于“被動的知識積累”。他們認為,現代大眾傳播將現代人淹沒在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的滔滔洪水當中,人們每天在接觸媒介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降低了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
5.微內容:是指在網絡上至少擁有一個惟一編號或地址的元數據(Metadata)和數據的有限的匯集。Web2.0的信息傳播是以微內容為基礎,通過聚合、管理、分享、遷移這些微內容,以進一步組合成各種個性化的豐富應用。
簡答題
1.【答案】:因特網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20世紀60年代末,正處于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絡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絡被摧毀,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 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干網。NSFnet主干網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證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術,準許各大學、政府或私人科研機構的網絡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從軍用轉向民用。近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 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 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發展,使聯入這兩個網絡的主機和用戶數目急劇增加,1988年,由NSFnet連接的計算機 數就猛增到56000臺,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機數目達到了320萬臺,連接了世界上的 35000個計算機網絡?,F在,Internet上已經擁有5000多萬個用戶,每月仍以10-15%的數目向前增長,專家預測,到1998 年,Internet 上的用戶將突破1億,到2000年,全世界將有100多萬個網絡,1億臺主機和超過10億的用戶。
2.【答案】:核心:事實與意見分開 :
1、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簡述基本事實。
2、以五個W報道。
3、以第三人稱語氣報道。
4、引述當事人的話。
5、強調可以證實的事實。
6、不采取立場。
7、至少表達新聞事實的兩面。
3.【答案】:第三人效果假說具體表說為:勸服傳播所面對的受眾,這種勸服對他人比對自己有更大的影響。而且,無論是否信息的直接受眾,對媒介影響他人效果的預期,將導致自己采取某種行動。
此理論包含兩層意思:一與感受有關,即人們認為大眾傳播信息對其他人比對自己有更大效果。二與效果有關,正因由此感受,人們將采取各種行動,從而導致了信息的效果——盡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其實并不是什么新發現,但以此來解釋媒介發生作用的心理機制,則在效果研究上頗有新意。其提示的是一種間接地強大媒介效果。
4.【答案】:碎化是個使原來集中于少數閱聽項上的受眾分散到越來越多選項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閱聽不再只是“最小公分母”中的一個分子,而是廣泛地分散開來。
受眾碎化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是受眾差異性;受眾差異性反映受眾群體內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程度,可以簡單地由人口統計學特征指標衡量。這種衡量雖有些粗疏,但易于操作。受眾差異性與受眾需求豐富性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第二是技術先進性;受眾差異性只規定了消費者需求的豐富性,媒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程度則要看由技術水平決定的傳布渠道的密織性。
第三是政策許可。交通規則維持著交通的有序運行,滿足受眾需求的信息在信息渠道上傳布亦離不開政策許可的規制。這里所言的規制既包括對內容的規制,又包括對渠道的規制。
論述題
1. 【答案】:這道題,材料一是理論性材料,材料二是類似個案情況。作答時要將理論與個案相結合,結構可參考如下:
1、 從《新聞道德規范》中解讀怎樣的方式和途徑是合法的收集新聞素材的方法和途徑
2、 用材料一的理論素材去對照材料二的個案,指出其合法與否
3、 結合自己的積累,談一談為什么要以合法方式和途徑收集新聞素材,怎樣才能杜絕不合法行為的存在與蔓延
2.【答案】:解答這種材料和理論相結合的題,要注意兩個層面的表達,首先是理論要清晰明了的寫出來,其次一定要將理論和材料很好的結合起來一起說,材料中那些部分符合理論中的假設,哪些不是,都要逐一點明。最后,要有總結性的表達,或者指出現實情況對理論的新發展要求,或是指出理論對于我們實際的現狀有何指導意義。
麥庫姆斯和肖等人于1999年提出了議程融合理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必須通過加入某個社會群體來降低認知不協調,獲得安全感和確定性。議程設置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過程:1、決定群體歸屬;2、是否具有該群體所需要的信息;3、定向需求;4、媒體接觸;5、議程設置的第一層;6、議程設置的第二層。
3、【答案】:基本觀點:新聞要堅持其新聞的本質屬性,真實、客觀等。新聞植入式營銷是違背新聞職業道德規范的一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論述題如果是讓你論述一個問題或者現象,基本上可以按以下的思路去答題與思考:
1、是什么?比如這道題你就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和在媒體上看到的現象,簡單先說一下什么事新聞植入式營銷,它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哪些
2、為什么或者是怎么樣?這一部分,你可以分析這個問題或者現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這個現象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個影響可以是正面的積極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3、怎么辦?這一般是針對負面現象或者已有問題,提出你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可以問題解決方案,也可以是對策戰略等。
(注:本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022考研初復試已經接近尾聲,考研學子全面進入2023屆備考,跨考為23考研的考生準備了10大課包全程準備、全年復習備考計劃、目標院校專業輔導、全真復試模擬練習和全程針對性指導;2023考研的小伙伴針也已經開始擇校和復習了,跨考考研暢學5.0版本全新升級,無論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復習,暑假集訓營帶來了院校專業初步選擇,明確方向;考研備考全年規劃,核心知識點入門;個性化制定備考方案,助你贏在起跑線,早出發一點離成功就更近一點!
考研院校專業選擇和考研復習計劃 | |||
2023備考學習 | 2023線上線下隨時學習 | 34所自劃線院??佳袕驮嚪謹稻€匯總 | |
2022考研復試最全信息整理 | 全國各招生院??佳袕驮嚪謹稻€匯總 | ||
2023全日制封閉訓練 | 全國各招生院??佳姓{劑信息匯總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試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確看待考研分數線? | |
不同院校相同專業如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 | 從就業說考研如何擇專業?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選專業?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學科門類排行榜 |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 定向班型 | 開班時間 | 高定班 | 標準班 | 課程介紹 | 咨詢 |
秋季集訓 | 沖刺班 | 9.10-12.20 | 168000 | 24800起 | 小班面授+專業課1對1+專業課定向輔導+協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 |
2023集訓暢學 |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 每月20日 | 22800起(協議班) | 13800起 |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節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